关于考试等级制度的建议,关于考试等级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事业单位如何晋升管理岗位级别?会有类似“职级并行”政策吗?
自从2019年新的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正式实施后,事业人员一直在翘首以盼,事业人员有没有“职级并行”政策。 2021年5月中办正式印发了《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目前,从各省的动态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职员等级晋升是今年事业单位比较重要的改革,关注度很高。只要在职数限额的规定下,符合规定的晋升资格条件,通过推荐考察等组织程序,就可以晋升为上一级职员等级。如事业管理九级岗位上的九级职员(事业干部),在单位有八级职员的空缺职数的情况下,且聘任时间在4年以上,就初步具体晋升条件,通过考察测评等组织程序,就可以晋升为八级职员(事业副科级干部)。
事业单位管理实行的是职员晋升制度,比照公务员职务晋升方式,从副职晋升正职,须在副职岗位任职两年以上经历,从下级正职晋升上级副职,须在下级正职岗位任职满三年以上经历。
举例,从九级职员(相当于科员)晋升八级职员(相当于副科),要求任九级职员三年以上;从八级职员晋升七级职员(相当于正科),要求任八级职员两年以上。
这是管理岗位晋升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必须有岗位空缺,没有职位出缺,再符合条件也是枉然。而恰恰是这一点,卡死了很多人。众所周知,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属于领导岗位,职数非常有限,在市县两级事业单位,很多人一生都在八级九级职员徘徊,戮力不前,靠着每月到手三千出头的收入度日。由于晋升太难,多数人选择了走职称路线,通过职称岗位评聘提升工资待遇。
本轮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大规模撤并整合,人员编制的减少,势必带来岗位的缩减,管理岗职数偏少、晋升偏难的“天花板”现象或将更加突出。今年六月,新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正式启动职级并行制度。全国三千万事业人因此都非常期盼事业单位也有配套的职级并行制度出台。但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出台新政的迹象,事业单位管理岗短期内并无职级并行的政策依据,下一步会不会出台,何时实施,不得而知。
好在,宁夏等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始试点,探索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级并行制度,允许:
1、现聘管理岗位九级职员满六年以上,而且聘期內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
2、现聘管理岗位八级职员满六年以上,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职员;
3、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岗位上满一年后,考核合格,可不受职数限制分别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七级职员;
4、现聘管理岗位七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二十五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六级职员;
5、现聘管理岗位六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三十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五级职员。
今年6月份新《公务员法》实施之后,原来在县级以下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中实施的“职级并行”政策,会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同时,取消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从低到高,依次设置了二级、一级科员,四、三、二、一级级主任科员,四、三、二、一级调研员,以及二级、一级巡视员职务,解决那些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个人待遇问题,使他们即使不能提拔到更高的职务,只要时限满足,也能享受相应的职级。
“职级并行”政策推广后,事业人员也盼望有同样的政策,解决3000多万人的待遇问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公务员能够享受的政策,比如提前退休、离岗培训、病休等,事业人员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政策出台,以体现公平公正。
实际上,在一些地区已经试行了和公务员“职级并行”类似的政策,具体是:
1、允许现聘管理岗位九级职员满六年以上,而且聘期內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2、允许现聘管理岗位八级职员满六年以上,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职员;3、允许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岗位上满一年后,考核合格,可不受职数限制分别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七级职员;4、允许现聘管理岗位七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二十五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六级职员;5、允许现聘管理岗位六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三十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五级职员。
这一政策能否像新《公务员法》中的“职级并行”政策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6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