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散文,大学散文1500字美文

冬天大学劳动课美文?
学校劳动课作文1 今天是开学以来第一次劳动课。听到上课***叮咚叮咚地响起来,我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我最喜欢上劳动课了,但是我的动手能力却不是太好。 这时,只见一位扎着马尾辫的老师走进了教室,她手里拿着一些劳动的教材。原来她姓赵,我们叫她赵老师。 听了赵老师讲解,我才知道今天做折扇。老师用劳动材料将折扇的方法示范了一遍,又讲了一些劳动的小知识。开始了,我特别紧张生怕做不好,赵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走过来说:“没关系,只要好好做就行了。”听了赵老师的话,我不再紧张了。按老师刚才讲解的过程我开始做了起来,先沿着线对折,然后把两根木棒粘上去,最后把两边的顶端粘起来。一把美丽的折扇完成了。
逢立冬,大雪骤至。鹅毛大雪纷飞下,寒冬瑞景入画来,一夜间,校园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但这漫天大雪也为全校师生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和安全隐患。
我们开展了冬天大学里的第一堂劳动课,我期待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给劳动带来一份收获,也能在其中给您一份更多的成长与欢乐!
世界上哪所大学,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用一段美文描述?
世界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大学是剑桥,用一段文字【寻梦康桥,情漫剑河】来描述。
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剑桥哺育出了科学***牛顿、达尔文、哲学家培根、经济学家凯恩斯、文学家萨克雷、诗人拜伦以及60多位诺贝尔奖金得主、7位首相,可谓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令多少莘莘学子顶礼膜拜。而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尤其是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又令多少青春少年魂牵梦萦。
小的时候,不好读书,专喜研究旁门左道,曾经一段时间纸上谈兵地痴迷考古,虽不知剑桥有何好处,但据说它有个金字塔系,就心向往之,“立志”长大后一定要留学剑桥。如此宏大的理想最终当然没有实现。因此到了伦敦,不论行程多紧,剑桥是一定要去的。
康桥即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e发音“坎布里奇”,即为剑河之桥的意思。剑河的宽度虽然只有十来米,却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河上建有许多桥梁,两岸垂柳成荫,丛林拥翠,绿意葱茏。
剑桥的校园不象国内大学那么完整,整个剑桥市都可以说是它的校园,相对于“大学中有城市” 的牛津而言,被称为“城市中有大学”,由国王学院、皇后学院、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等30多个学院组成,这些学院分散全城各处,尤以剑河边的最为抢眼。剑桥市内随处保存着中世纪的古老建筑,古朴的校舍、尖顶的教堂、红砖的建筑掩隐在浓密的树影之中,那满目的翠色实在令人陶醉。在这样的环境里求学,真是人间天堂。
街上的店铺大多是书店文具店,还有专为学生作传统学袍的服装店。街上走动的、酒吧神侃的除了学生,更多的是形形***怀揣梦想的游人。沿着街道逛逛,或参观学院,或滞留店铺,总会有些收获。最令人惊喜的是,我竟然找到了母校的母校——著名的圣约翰学院,大门口留个影,算是对儿时幻想的一点弥补,毕竟也算跟剑桥沾亲带故了。
同行众人中有小孩的,纷纷立志要把孩子送来熏陶,但一打听昂贵的学费,顿时只能望洋兴叹,唯独某君意志坚定,决定从今往后,定当节衣缩食,为呀呀学语的孩儿凑足学费。正自为他捏汗,谁料此君思维敏捷,竟然打起了我的主意,把我那八字尚无一撇的女儿,预定为儿媳,目的是共举两家之力,助其爱子一圆剑桥之梦。
剑桥归来,我没有带回西天的云彩,却意外地多了个挂名女婿。
钱钟书的散文?
《钱钟书散文》是1999年06月01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锺书。本书主要收集了钱钟书先生的一些散文。
1941年,珍珠港***爆发后,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
抗战结束后,任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时,调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今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1957年被聘为文学所一级研究员。“***”期间,曾与杨绛女士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2年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论快乐》,散文,作者钱钟书,收于其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的随笔。
钱钟书,男,(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毕业于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代表作《围城》《宋诗选注》《管锥编》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5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