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双专业怎么修,大学双专业怎么修双学位
大学双学位是怎么回事?两个学位分主次吗?如果想大学修双学位再跨专业考研,还有时间准备吗?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会在大学期间选择辅修另一个学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学位。双学位是指修读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个不同学科门类的任意两个学位的专业,毕业时取得两种学位证书。
它可以是在自己本校选择的双学位,也可以是其它学校相关专业的双学位,一般都是利用晚上或者周末上课。 我觉得双学位是没有主次之分的,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其学籍由第一学位所在教学院(系)管理,第二学位教学院(系)负责双学位学生第二学位开课期间的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
我们一般不说什么主次之分,但是出去的话一般找工作是用自己的本科专业,在应聘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辅修的经历以及所获得的相应的学历写进去。不过如果你觉得分主次好理解的话你的本科专业获得的学位是主学位。因为他是要和你的毕业证书对应的,双学位没有毕业证书。
在大学里面修双学位我觉得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如果再跨专业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双学位一般是大二才开始学习,学习两年,这两年不仅仅是要学习自己的本科专业,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辅修的专业的学习。
考研一般都是大三就要考试准备才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面对双学位的学习,时间剩余的不是很多,如果选择双学位的专业考研,那难度还小一点,如果跨专业考研无疑是加大了考研的难度。
当然,这都是因人而异的,修双学位的人用来准备考研的时间确实是少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有些人一心想考研的,他们哪怕是在修双学位,也会拿出时间的来备考他们想要考的专业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很多修双学位的人,双学位在大三结束时已经搞定了,考研应该早准备大三之前把基础科目搞定了,这样时间很充裕的。不过你考跨专业的研究生可能困难会更大些,就看你自己努力了。
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自己有能力能做到的事。 能把双学位修到并且能跨专业考研成功的一定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因为很多人修双学位就没什么时间去准备考研了,更别说是跨专业考研了!所以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如果修了双学位的人还想选择考研的话,尽量不要跨专业考研,就选择自己所修的两门专业中选择其中一个就好了,因为学过基础知识,最后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当然,如果你足够自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自己需要的时间足够,那选择跨专业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来说比别人多一个优势。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空口说白话,无论是修双学位还是考研,都是需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努力的,努力了才有结果,才有下一个奋斗的动力!
大学双学位,是在不影响你所学专业情况上,再去读另外一个专业,就是在大学里学习两个专业。同时,也要交纳两个专业的学费(单纯学费不多)。申请修双学位必须跨学科门类选择与第一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不同的另一同一层次的专业。双学位一般是在大二开始,有一定的分数要求,上课一般是在周末或者晚上。这个专业可以是本校的,也可外校的。(比如:南开大学的学生可以去天津大学学习工程管理专业,天津大学的学生也可以到开学去学习金融学专业)。达到相应学校的要求就能够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证书了,和自己主修专业一样是学位证书,是不分主次的,但这个后修双学位没有毕业证。(注:每个学校也有不同,有的学校是两个学位证加两个毕业证。如:四川大学就是发两个毕业证两个学位证。有的学校是一个毕业证,一个学位证,学位证上注明两个专业。如:天津大学)。
修双学位的好处:本科双学位好处多多,不管是毕业后考研还是找工作,对自己帮助是非常大的。多学一门专业,多一个证书,就能多一条就业的道路,多一次机会。修双学位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减轻了自己就业压力。还有就是有的学生高考后对自己录取的专业可能不满意,修双学位还可以弥补自己的遗憾,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有一种说法我不是很了解: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中,获得双学位的本科待遇等同于研究生待遇)。获得双学位的人是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要说修双学位和考研冲突与否,因人而异:
双学位一般大二开始,通常是2年,考研是大四上学期末。所以时间上冲突不大,完全可以协调。如果你考研想跨专业考第二学位的专业那是会很有帮助的。时间和精力上对考研多少会有点影响,那就要看你的决心和毅力了,有志者事竟成! 祝你成功!
先说一下修双学位:修双学位是在不影响你所学专业基础上,又去读的另外一个专业,这个专业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和你所在学校有相关联系学校的,这个双修学位的上课学习时间,一般是利用晚上或周六周日课余时间。
修双学位一般是大二开始,不能挂科,而且学习成绩会有一定分数要求,各高校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学习成绩要在50%以上,家庭经济条件也要有能力支付两个专业的学费。达到相应学校的要求就能够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证书了,和自己主修专业一样是学位证书,分不出主次,但这个后修双学位没有毕业证。只有自己通过统考上的专业,本校才会给你发毕业证。
另外你所说的跨科考研,若指的是要考后面双修的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认真做好准备,努力学习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这两个专业都不考,而是要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那99%是不可以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迎接这两个专业的毕业考试,又要在学习另一科的研究生考试,别人学了四年,你根本没学,完全要从零开始去学习准备,怎么可能通过呐?而且弄不好把这两个专业毕业考试都影响了,得不偿失。
所以说修双学位可以,考研也可以,但一定要考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而且这样规划的话,你要牺牲掉几乎所有的***时间来学习才可以。
孩子985大一,录取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不喜欢,很想转到自动化,这两个专业哪个好?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强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弱电)、工业自动化(强弱电的控制)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强电,民用电交流380V以上,专业课程就是发电、供配电、电力设备等,毕业后去电力局、发电厂、或[_a***_]电力工程工作,就是提供电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弱电,民用电380V、220V的应用,如冰箱、空调等日常用电设备的设计生产,就是日常用电设备。
工业自动化,就是强弱电的控制,课程包括强弱电、计算机软硬件(其中软件是面向机器的底层的汇编语言甚至机器语言,与计算机专业面向人的高级语言不同),就业方面非常广,电力、电气、计算机行业,航天航空、机器人机械手等,有电的都可以去,四年的时间要学这么多所以每个领域只能蜻蜓点水,成了万金油,所以工业自动化最后都应该考研读博,可以成为真正领域的专家教授。本人工业自动化专业,同学有在IBM从事系统集成工作,有在微电子公司从事工业芯片设计生产,有同学多年前就在负责北斗的应用开发,有在电力局,有在烟草局、***,毕业时候国安局也来要自动化专业。
后来,教育部为了规范专业命名,就把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改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改名:自动化。
总结,准备从事电力工作的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准备考研读博,成为某个领域专家,各种行业任意去的,选自动化。
转金融或管理类专业吧,一个管钱,一个管人,都是高端群体,学电气还是自动化都没啥区别,出来就是干活的,臭电工,干不完的活,加不完的班,收入连温饱都难,永远都是社会最底层
电气工程自动化偏强电。
自动化偏弱电。
个人意见,电气自动化专业不错,学好了本科就业就可进电网,在目前就业求稳的大背景下,电网薪资很不错。如果能考研最好,选择性更大。
不需要转。
作为985高校大一学生,就读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喜欢该专业,很想转到自动化专业中去?其实,对于大一的学生,基本上还没有接触过专业课程,都是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可能在学校听到了高年级的学兄、学姐们的经验而萌生了想转专业的念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电气大类,而自动化专业则属于工学门类下的自动化大类专业。学生想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区别,笔者以985高校中的典型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进行说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主干学科为电气工程,工程基础课程包含了现代工程制图技术、电磁场、电路E、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数字电子技术基础B、C语言程序设计B、仿真技术与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包含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气工程基础(含电力系统基础)、电器理论基础、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该专业包含有三大方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与电能变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方向。电机与电器方向包含专业课程有电机设计与CAD、电器理论基础、高低压电器、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电力系统与电能变换方向包含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电能变换基础、开关变换器建模与控制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则包含有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数字控制系统、超导电工理论与应用、电工材料技术及其应用等。
自动化专业:该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E、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数字电子技术基础A、理论力学C、机械原理B等,专业核心课程则是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实践等。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两个专业培养方案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专业所学内容有着非常多的共性,比如电路E、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等。至于自己为何不喜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却喜欢自动化专业,这个问题值得学生及家长自己深度思考。
在985高校中,绝大多数高校的电气工程实力均不弱,即使如中国农业大学C-、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南大学在C级、同济大学与东北大学及北航在C+级等,整体上来说也不算差;电气工程上榜高校只有59所,而自动化归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上榜高校则高达118所,入选C级的有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而C-级的则有中国海洋大学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4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