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浙江省大学排名一览表

浙江大学在历史上被拆分成了几个大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如今的浙大,***提起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可是在风光的背后,却有人难以想象到的往事。可能众人对此了解并不深,或者是根本不知晓,让我在这里详细的说一下当年的情况。
1952年,这个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很起眼的一个年份,却是我国众多高校历史上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仿照苏联式的教学,进行高校之间的院系联合整并,有很多高校经过这次的整合,实力大涨。但是凡事都有阴阳面,比如说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曾到达最辉煌的时期,高度甚至被誉为“东方剑桥”。但是却经过1952年的这次院系调整元气大伤,久久恢复不过来。
那么在这次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有哪些院系被分出去了呢?比如说理学院化学系、数学系、生物系、物理系并入复旦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并入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文学院人类学系等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业大学,森林系与其他院校合并组成现东北林业大学,畜牧兽医学系等与其他院校合并组成现南京农业大学。而且在这次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法学院停办,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概述了。
但是这样大学经过近几年来的调并休整,实力逐渐恢复。就拿最近的QS世界大学排名来说,这个是是目前世界公认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学排名组织公布了2017-2018QS世界大学排名,浙江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位于第87位,与2017年的大学排名相比,排名上升了23位,这个排名很好的反映出浙江大学如今的实力水平。
所以说不驻足于过去,展望崭新的未来。浙江大学虽说往事仍历历在目,但是学校领导全体以及师生能够很好的发展学校,使浙大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树立在大学之林。以上的内容可能还不是很全面,但是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想要了解浙大曾经被拆分成哪几所大学,就要从浙大的发展历史来讲,浙大的渊源来自于18***年创建的求是书院,1928年改名为浙江大学,并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有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在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校长竺先生可桢的领导下,浙大历尽艰辛、筚路蓝缕,成长为当时国内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誉为“东方剑桥”,到1948年,浙大已经发展为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院系大调整
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下,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学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下面有完整的调整图),留在杭州的院系被拆分为四所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大学在1998年重新合并融为一体)。
1.浙江大学的师范学院的全部和文学院、理学院留在杭州的部分成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改名为杭州大学。
2.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浙江农业大学。
3.浙江大学医学院等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即便是遇到这么大的调整,浙江大学依旧保持着一流大学的本色,依旧是国内一流顶尖高校。
在浙江省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的排位、实力和影响力怎么样?
学校的专业实力,行业背景,行业影响力,行业认可度比排名更重要。学校的专业实力,行业背景,行业影响力,行业认可度是将来就业的通行证和坚强后盾。决定了校园招聘就业机会的多少。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浙江巨无霸985/211高校浙江大学这个大树之下的一颗算是体量较大的一棵树苗,应该在浙江高校中综合实力排在第二的学校。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知名度都还可以的。虽然有些机构把宁波大学排在浙江工业大学之前,但总体讲浙江工业大学不管是在学科实力还是知名度,发展潜力等方面都是浙江省内当之无愧的第二名。
我们通过对比浙江工业大学和宁波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也能够得出浙江工业大学是远远强于宁波大学的。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化工另类大强校,工业催化专业在全国也是在前三的。但这几年他的整体发展很快,加之处在杭州这个新一线城市,学校的就业相当不错。虽然在当前最热的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的录取分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之下,但总体实力是强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
如果分数能够选择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就优先选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其他专业浙江工业大学则是优先选择。
这么说吧,如果你不出省,浙工大确实还可以接受。如果你能接受出省,我建议还是选择211。
总体的高考分数不算高,也就过一本线20-30分的样子。但是个别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以及建筑类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过一本线40-50分的样子。这样一看其实工大的性价比并不高。
至于排名,软科这种排名还可以看看,大致在全国80-90名左右。至于校友会排名我建议就别看了。其实工大的科研实力还是挺不错的。比如最新出炉的ESI排名,只看论文情况,工大排在了全国78名,甚至比很多211高校要好。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其实很多专业合肥工业大学实力更好,但是由于经济差距,很多优秀的老师还是愿意到杭州来,浙大去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工大。这也是为什么工大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还是挺好的。因为大多数优质的论文还是靠年轻老师来撑起来的。
至于省内排名么,工大一直自认为是浙江的老二,老大咱就不说了,一个天一个地。但是这个老二的位置最近有点要保不住的意思了,宁波大学进入了双一流,但是工大却没有进去。浙工大就这样成了一个非985,非211,非双一流的百强高校。这就是不进则退啊,我也好希望浙工大能早日迈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们加油啊!
浙工大的[_a***_]质量其实还是挺好的,不算一流,但是也不差。看看2018年的情况就知道了,省内高校本科专业平均录取分数568分。学校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平均值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浙江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因为浙江的总体生源质量还是排在全国前列的,但是由于浙江985和211只有浙大一所,个别考不上浙大,但是想留在省内的会选择浙工大。也是为什么浙江许多高校比如杭电、浙财、浙师范高考录取分数都不逊于外地的中档211。但是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并不推荐这样做。能去985/211还是要去985/211的,不该拿着高分去双非,多半会失望。因为你拿着双非在本地还是挺受认可的,但是出省就不行了,但是如果是985/211,基本上全国都认,照样可以回来工作。
浙工大的发展和浙大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早期有大量的浙大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大当老师。工大本科保研去的高校主要也集中在浙大,但是近年来人才竞争更激烈了。因为浙工大双非也并不是双一流,工大本科也比较尴尬,很容易被表刷。不过工大有个优势,保研率比较高,超过10%吧。这个比例真的不差于很多211高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4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