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书法专业招生,厦门大学书法专业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校名是谁题写的?
1.校名是由厦门大学校董会于2006年7月27日重新题写的。
2.厦门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厦门市,拥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水平,被誉为"海上花园"。
校名题写是对于校园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和发展,通过这个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宣扬厦大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
3.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注重发展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校名题写的背后还蕴含着对于教育事业前进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同时也标志着厦门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提升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
1 是厦门大学校名的创始人题写的。
2 厦门大学校名最初是由福建省***主持创立,由时任教育部长李宗仁题写校名,随后经过多次更名和更换校名,最终在1985年恢复使用了原始的厦门大学校名。
3 厦门大学校名的题写者是一位历史人物,其创造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高等教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大学校名历史悠久,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鲁迅只在厦大工作四个月左右,厦大却建了个鲁迅纪念馆,鲁迅为厦门大学作出过哪些贡献?
林文庆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投入厦大,并且一直在东南亚华侨中为厦大筹款,可谓为了厦大从一个富豪沦落到倾家荡产,反观鲁迅为厦大做了什么?厦大如此抬高鲁迅就是自卑,为了噌热度。应该是给林文庆一个交代才对,难怪厦大越搞越差。不懂得感恩的大学谈啥前途?
鲁迅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月就辞职去了中山大学,要说鲁迅为厦门大学作了什么贡献,倒真的不好说,倒是在林语堂、鲁迅、顾颉刚在厦门大学文学院任教的期间,厦门大学的表现颇为耐人寻味。
一,厦门大学的校长林文庆借口经费紧张,把文学院的教学经费从五千大洋减少到四百大洋每月。
二,鲁迅在厦门大学虽然只有四个月,却搬了三次宿舍。最后一次负责后勤的主任把鲁迅安排到一个地窖里。本来地窖比较昏暗,以前是安装了两个灯泡,但是鲁迅住进去以后,后勤主任借口浪费电,又拆掉了一个。
鲁迅觉得受到了侮辱,愤而辞职。在鲁迅走后的三个月,筹建文学院的林语堂也因为各种原因,黯然离开了厦门大学。
主要原因大抵如下:
一,教学理念不同。校长林文庆提倡尊孔复古,让学生背古书、写古文。而鲁迅等***的健将倡导白话文。
二,品性不同。当时厦大教授皆以校长为尊,出入都对校长点头哈腰,作揖致敬,鲁迅对之不以为意。有个例子是厦大每周四举行会议,教授们在会上对学生宣讲孔教,待到鲁迅上台,鲁迅大声发言,要求大家不可以读死书,死读书,不关心国家大事,由此与校长产生了矛盾。
三,当时鲁迅、林语堂已经相当有名气了。厦门大学的校长宴请***显贵照例会邀请二人参加,为自己壮门面,但是鲁迅经常不赏脸,这也让林文庆特别不喜欢鲁迅。
鲁迅和林语堂由此被排挤出厦大,只好另谋出路。
厦门大学现在盖鲁迅纪念馆,算是对鲁迅的一个补偿吧,也表达了厦大对人文学科的重视。
鲁迅的名气很大,实际上厦大校长林文庆同意他来执教也是这个原因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文学界的一座丰碑,初学西医的他有感于国人麻木不仁思想禁锢,认识到医生并不能挽救国人,于是毅然放下手术刀拿起一支笔与封建旧社会作斗争,当时鲁迅一支笔横扫千军,其发表的文章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在解放国人的思想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支持
鲁迅于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任教于厦门大学。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时间,但却对厦大的风气起到了维护作用
鲁迅本在北大,后来应林语堂邀前往厦大国学院任职,当时的厦门大学校长是林庆之,这个人封建思想严重,要求厦大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尊孔”,信奉“金钱主义”,在厦大大搞一言堂,鲁迅在厦大虽然短短四个月,但是他带头抵抗林庆之,期间发生了不少幽默的事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一下
四个月后,由于鲁迅不适应厦大生活再加上被人排挤,很快就回了北平
鲁迅给厦大的学子留下了榜样,建国后(1952)年厦门大学设立鲁迅留念馆,地理位置是在福建厦门大学集美楼,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在厦门期间曾寓居于此,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的鲁迅留念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3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