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院,浙江大学院士名单

杭州大学在并入浙江大学前是个怎样的学校?
合并之前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校址濒临风景秀丽的西子湖,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现在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杭州大学的中文、历史、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都强于当时以工科为主的浙江大学。实际上,当时的合并直接导致了现在浙江地区名校校贫瘠的现状,合并最得意的是杭电这类学校,而不是原来的211大学浙医、浙农、杭大。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于1998年9月与原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也开始了杭州大学在新浙江大学的一个新篇章。
那原杭州大学是个怎么样的学校呢?
原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
杭州大学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1914年曾几度易名,1914-1927年停办;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也就是说,杭州大学本来就是“国立浙江大学”的一部分。
杭州大学从1994年开始,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评为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并在1996年9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原杭州大学还是个名人辈出之地。像国学***姜亮夫、一代词宗夏承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功、女文豪琦君等都毕业或曾经任教于原杭州大学。
合并前的杭州大学全校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只说物理系和化学系,恢复高考后,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中出了三个院士,化学系两个。光两个系就出5个院士!特别说明杭州大学的特色是文科见长,把杭大并入新浙大主要目的,应该也是为了加强其文科吧,目前浙大的文科资深教授(相当于院士)除后来引进的外,都来自杭大!但从杭大的非主流专业的物理,化学两个系就出5个院士这个例子,大家可自行分析当时的杭大是什么水平!
并入浙江大学前的杭州大学,已经是一所211强校,如果没有合并,现今也绝对是一所211大学,甚至综合实力可能在某些985大学之上。
杭州大学,本身与浙江大学同源。由于50年代的院系大合并,浙江大学在杭州的院系被拆分,其中,师范学院和文学院、理学院留在杭州的部分成为了浙江师范学院(后更名杭州大学),医学院变成了浙江医学院(后更名浙江医科大学),农学院成为了浙江农学院(后更名浙江农业大学),只有工学院保留在浙江大学名下。
(关注缪老师,点赞转发,支持原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杭州大学停办,在1***7年恢复高考时候,就第一时间开始接收大学生。
1986年的时候,杭州大学已经有90多名教授,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到合并之前,杭州大学已经有160多名教授,这个师资力量,放到现在,也是很多211大学望尘莫及的。那时,杭州大学的综合实力,接近甚至部分要强于,当时以工科为主的浙江大学。
(关注缪老师,点赞转发,支持原创)
当时的杭州大学,有13个学院、28个系,是一所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8大学科门类的,很完整的综合大学。
直至1998年,四校再次合并在一次,成为了如今新浙大的雏形。现今的浙江大学,法学、历史、管理等学科,都沿袭自杭州大学的深厚历史积淀。
如果他还在的话,应该是一所211。
杭州大学
杭大以前也是一个体面大学,是一个能文会还懂理商法综合性大学,在浙江省高校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行走之间,还有老大的风头!
我想,如果现在杭州大学还在的话,我想211是稳的!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浙江大学吞了好多好学校,搞得浙江省除了浙江大学,能跟上的没有了!
这让浙江省的高考学子少上多少好大学,而且浙江大学在浙江录取分还不打折!
其实追溯一下,不是吞并,是回归!
杭州大学最早是创建于18***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1914年改过好几次名字,然后在1914-1927年期间又停办了;
等到了1928年,杭州大学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当年合并省内其他高校形成如今的巨无霸浙大,从今天的角度看,利弊如何?
浙江大学大名鼎鼎,当年的江南小清华,现在的大浙大,现在的浙江大学绝对的实力派,著名的华东五校之一,实力在华东五校里面据第一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数据),那么浙江大学当年合并到底成功不成功呢?我觉得对于浙江大学本身来说,这个合并是极其成功的,被称为全国最成功的的合并院校,但是对于广大浙江学子来说,这次合并会让浙江学子吃点小亏,总体上讲,利大于弊,浙江大学的合并是国内合并院校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
因为这次合并让浙江省只有一个211/985,让广大浙江考生考取211压力倍增,不过浙江大学的庞大招生规模也让浙江考生上华东五校却变得异常容易。
1998年,浙江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从此浙江大学从一个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了理,工,农,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985院校里面一个学科最齐全的一个大学。
当时合并前情况:
浙江大学:211
杭州大学:211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普通院校
很多人说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当年已经已经进入211,这是不对的,当年浙江省只有一个省属211名额,给了杭州大学,而浙江农业大学当时通过了立项论证,但是没有进入211工程,浙江医科大学都是省属院校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浙江大学合并省内其他三所大学,形成超级浙大,客观上的确造成浙江省内大学的断层,这方面来看确实有弊端。
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浙江大学在全国[_a***_]教育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来源于那一次合并。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合并前的四校,本身也是从老浙大分出去的同胞兄弟。
缪老师先从浙江大学的现状说起吧。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犹如坐上了升空的火箭,综合实力一路上涨,影响力不断增强,生源质量和国内外各项排名都高高在上。
现在国内的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独占一档,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最顶尖的存在。接下来的,就算是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在这五所大学里面,浙大的人文社科不如复旦,基础理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但是管理学和农学整体最强大,医学和工学在第一档次。按照开设的学科数量和博士点来说,都是五校中最多的。
四校合一变成现在的浙大,弊端在哪里呢?最大的弊端是浪费了211工程的名额。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所高水平大学有没有这个211的名头,对于这几十年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显露无疑。
一些偏远地区的211工程大学,由于有政策扶持,在资金方面得到保障,又有引进人才的便利条件,再加上相对较高的保研率,在原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竞争力。而反观一些本来比较强势的院校,由于没有获评211,明显发展速度相对放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不管是合并前的浙江大学,还是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都是高校圈响当当的狠角色。浙江大学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3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