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中,大学高中化

为什么很多大学越来越像高中了?
哈哈哈!连博士研究生都像高中拿课本上课!以前上研究所,指导教授把研究主题做一次講解,並开出一大堆书籍名单,要求购买研读,有问题可以去问他!几天后,自行擬定研究题目与进行计划,经教授修改並允许后,日以继夜赶作业!今天的研究生是一堆人去上课,修学分,与高中生一模一样!
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不能不会、也不愿意自主学习。学校为了维持学校风气和面貌,只能加强管理。加之就业意愿很低,都想着考研考公招教,这在客观上形成了跟高中类似的升学环境。大学应该具有是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像高中实属无奈。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
像高中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姑且当成大学生都在努力学习吧。
大学生卷学习也很好理解,对于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来说,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习惯,除了这种自我驱动力,也有很多其他因素让大学生刻苦学习,大概原因如下:
1: 疫情的因素
这个大家应该都懂,无法出校,能参加的校内活动也有限,有了更多可以学习的时间。
2:保研/考研
现在学历挺卷的,很多企业的部分岗位招聘起点就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去刻苦学习,卷GPA, 然后顺利保研或者考研。有的时候也没办法,保研名额有限,不努力就没有属于自己的蛋糕。保不了,那就只能拼命考了。
3:志向和追求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很大,早已不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要大学一毕业就有稳妥的工作。如果大学四年没有学到知识,没有学到真本事、真技能,就业就难上加难。所以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非常的努力学习,有的甚至像高中一样踏实刻苦,为的就是就业、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或者是考研究生。
2000年以前,竞争没有这么激烈,大学生就业和晋升学位都更加容易。
在2000年以前,大学生就业非常容易,只要考上了一所大学,那简直就成了天之骄子,毕业以后,有高工资好工作,甚至能够端上铁饭碗。
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学习比现在轻松多了,因为大家毕业之后,都有工作,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考研究生的人非常少,大家毕业之后,要么分配到各个单位,要么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像今天,竞争这样残酷激烈。
现在大学生竞争压力更大,不管是就业还是提升学历,都得得拼尽全力。
现在,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而工作岗位很多都趋于饱和,所剩无几,尤其是非常好的工作岗位,竞争的人都非常多,没有真正的本领,无法胜出。
现在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并不能高枕无忧,还要在大学里面竭尽全力地学习,学到真本领真本事。为了考公务员,考研究生,都要提前一年做准备,各种竞争不亚于高考,我们看到,现在大学里面都是上晚自习,抢座位的大学生。
大学是半个社会,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学习为人处事等人生经验。适当的竞争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过度的内卷却不必提倡。
扩招惹的祸!
中国本科生需求量在100万左右,其余需求应该为二、三年专科学历,如公司前台、行政后勤人员、中小公司出纳及一般财务,高中及专科己足够。
扩招让不适合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了大学,这些人与高等教育不匹配,自制力差、自学能力弱、无法管理,所以大学只能高四斋五去管理。
高中和大学生活相比,哪个更美好?
你好,我是考研的那些事儿,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话,我还是会选择高中。
充实的高中生活
从高一开始,我们的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都在给我灌输高考的重要性,让我们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从一踏入高中,我们心里都有高考这个观念,都在为自己的理想院校而奋斗。
我的高中三年,是在努力、放弃中度过的。我不是传说中的好学生,中等生都不算,但是父母的每天教导,老师的督促,让我认识到高考的重要性。高一下学期,我认真学习各科知识,对我来说应该算是呕心沥血了,当然结果就是文理分科时,我由于成绩优秀分到了实验班,但是不好的是,到了实验班,在那么多学霸中,我就是那个在角落的学生,根本没有老师重视我,于是当时的我就自暴自弃了,每天无所事事,但是到了高三,我们班的提前批的学生都已经被录取了,我也着急了,就又开始战斗,在努力,但是已经晚了,最后高考只是考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虽然没有考上我理想的大学,但是我很感谢高中那几年,给予了我更多的知识,也让我认识到不努力、不奋斗,是不可能达到心中的那个目标的。
无聊的大学
大学生活听学长学姐说,丰富多彩,我表示我真的没有享受到这种多彩的生活。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上课,仅此而已,其他社团活动,我也没有参加过,大学四年可以说是手机陪伴着我一路走过来。
所以,我更喜欢高中,虽然被人管着,虽然不自由,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感受!!!
这个看是从什么角度,如果现在是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数会说大学,而现在大学在校生会选择高中。大学和高中我都比较喜欢。
喜欢大学那是因为大学可以结交到祖国各地的伙伴,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大学还可以锻炼你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同时大学的课程没有高中的紧,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
喜欢高中,那是因为高中的我们还比较的天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奋斗的尽头,有自己想去的大学目标,走过来回头看,埋头苦学,奋斗的自己最充实。
我们很多人到了大学,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学,其实,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完美,我们只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安能始终。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问题,应试教育,在高中必须学好文化课,不管你爱好不爱好。只有学好了,才能考上大学。上大学以后,你有了选择的余地,可以给爱好投入更多的精力,变得更为主动。在大学,并不轻松,其实更忙碌,只是主动的成份多了。
我没上过大学,但是,因为业务关系,我跑遍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学,就连最神秘的潜艇学院、装甲兵学院也经常光顾,也认识不少大学教授。我原单位生产流体力学教学仪,凡与液压有关的学科,几乎都用得上。学校订货后,我们得为他们安装调试,因而就得经常和他们联系互动,从而也就熟悉了大学生活。
高中和大学,哪个更好?这要从哪个角度看。从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刻苦忍耐,立志坚守等方面说,高中要好。
高中时期,知识有了一定基础,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是那么辽阔,知识的山巅是那么高耸,萌动掌握更多知识的渴望,从而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其次,进入高中,背负着父母亲人殷切的期望,怀抱着对理想工作美好生活的梦想,肩负着考上大学进入殿堂的重担,从而使你不敢丝毫松懈,废寝忘食,积累知识,沉淀智慧,起飞才华。这时的你,精神充沛,意气潇洒,热血沸腾;精神世界一片光明,思想意识阳光普照,无追名逐利之心,有腾飞向上之志。
这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一生最值得珍惜的阶段。
但进入大学后,许多人就放松了绷紧的神经,松懈了向上的意识,只图混个文凭,以便找工作有个体面的标签。这就是大学学子无数,顶尖人才屈指可数的原因。从这一点说来,我认为高中更美好。
说句实话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体验过大学的生活,但我能想象大学的生活相比高中的生活更加美好。根据听别人说的和自己想象的总结有以下几点。一、上高中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住校但毕竟大部分人都离家近。父母随时可以对自己进行约束而大部分高中都已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而大学生大多数人都远离家乡完全可放飞自我。二、读高中时因为要面临备战高考,高中时期可以说学生时代最拼的时期,虽然不能说一考定终生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条不错的选择。而大学生则没有这样的压力,大部分人只想能混个文凭就可以了。三、读高中时虽然也有人谈恋爱了,但毕竟学校明面上是不允许恋爱的。大学生则不同,因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所以谈恋爱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那就是自由的。四、大学生由于学习没有高中生那么大的压力和硬性规定,所以有更多学习兴趣专业的选择。以及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团活动生活更丰富多彩!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对不足的地方欢迎各位网友留言补充一下!
小学是童年,高中是青春,大学就是大学,那么初中是什么?
应该是青少年时期活泼、烂漫的生活。这一个时期,男生女生都先后进入青春期,还未进入青年期,此时已经渡过了儿童期间的单纯的、天真的懵懂时期,已经对一些事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始有自己的天地,开始有点自我创新意识、大胆设想意识、想干就干的意识,此时比较活泼,稍带天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积极探索,没有社会压力,是一个人成长非常关键的时期,是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3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