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大学,学院大学区别

独立学院停止办学,在校大学生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曾经在独立学院工作过5年的我来说,对独立学院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从最初设立时在校学生3000余人,到5年后离职时在校学生达到了13000多人,见证了一个独立学院从创立到迅速发展的成长历程。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举办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是利用公办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民间资金联合创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这一新型的办学模式,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打着公办学校的牌子和师资,收取高额的学费,而实际教学质量差,管理混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早在2008年,当时我还在独立学院工作,教育部就出台了一个独立学院转制的文件,后来也陆陆续续续转了一批。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到 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原则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要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要尽早完成转设。这一次独立学院是要彻底的转制了,独立学院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独立学院转设路径有: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必须在今年年内作出在这三种中选择一种的决定。
如果独立学院选择"终止办学"这种方式,在校大学生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国家会妥善解决的。主要解决办法:
一、停止招生,现有在校学生继续在该校完成学业,直到最后一届学生毕业,然后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清算注销。
二、停止招生,将现有在校学生妥善安置到其他高校继续完成学业,然后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清算注销。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为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特定时代产物,大部分独立院校在2000年以后成立。
到底什么是独立院校呢?具体说,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以河北省院校为例:燕山大学成立了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成立了冀唐学院和轻工学院,这些独立学院都是学校出资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的半公半私性质的本科院校,存在着产权不清问题,招生也存在“蹭名牌”而误导考生嫌疑,所以国家要对这些学校改革。
按照教育部要求,2020年年底要做出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方案,转设分为三种方案:转为公办、转为民办或者停办。也就是说这些学校不能再打着母体学校的名字进行招生,要与母体学校脱钩,要“改制”。
以燕山大学为例,燕山大学的里仁学院改制是怎么做的?燕山大学所在地秦皇岛已经发布消息,里仁学院要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改成公办的本科院校。
当然,也会有转为彻底的民办院校或者停办的。那停办的怎么办?
在校生对自己学校停办很担心,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学校没了,其实大可不必,这些独立学院如果真的停办了,还会把学生推向社会吗?这样的话就太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了。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学校没了,无处上学,对学生不公,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停办的话,总会有人接盘,学生会到母体院校上学,继续完成学业。下面我们看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停办后怎么处理的。
根据上级安排,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经反复研究讨论,探索独立学院转设新模式,金陵学院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面融合发展,稳定有序完成金陵学院转设。相关安排是:今年9月,金陵学院停止本科招生;2022年7月,金陵学院迁到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办学;2023年7月,金陵学院2019级学生毕业后完成转设。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不愁出路,只不过是新生不再招,老生不受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3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