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人事处,云南财经大学人才招聘

云南财经大学在贵阳就业如何?
云南财经省内一本,省外二本!院校属于省重点!财经类大学,全国中低水平!云南省内就业,还是看考试,考证书!
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财经类专业,有含金量的证书!好就业!
还有财经类大学,有时候挂羊头真不知道卖什么肉!非财经类专业多的很!
中等分数以下学不了热门专业很多,挂着财经头衔,录取分数虚高!有时候真不如师范类大学实在!
学财经有关系自然不愁,没关系,肯吃苦,有证书也有希望!考试能力强,进去体制也不错!
学财经的人太多,竞争压力太大了!
云南财经大学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左右,高居云南高校前列。他们扎根云岭大地,许多已成为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业务骨干,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学校概括:
云南财经大学,简称“云财”,创建于1951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财经特色鲜明的多学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春城”昆明,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
二、学校规模:
学校下设18个学院、1个教学部、25个独立专职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58个本科专业,88个专业方向,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三、云南财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省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3、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统计学、会计学、物流管理
四、云南财经大学在贵阳的就业率非常高,在云南省内,云南财经大学算是比较有名的大学,在各个银行,国企中,算是比较大的生源之一,特别是像会计学,工商管理等等,就业率都是年年上升。
我是律政人生,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律政人生】,鼓励一下点个赞~
欢迎关注我,2019年一起学习和交流!
云南的高校,毕业后在贵州就业的不少,因为毕竟两个省是相邻省份,距离并不远,特别是到贵州黔西南、兴义一带找工作的云南人比较多。
△云南财大
最近几年,贵州的经济增速举世瞩目,也创造了不少的工作机会和岗位,其他西南省份有些岗位和职位容纳不下那么多大学毕业生,而贵州这边本土的大学生的考试能力又比较有限,所以一些热门职位就吸引来很多外省的大学毕业生来竞争报考,而云南人虽然很多是“家乡宝”,不愿意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北上广深,贵州贵阳的气候又相对比较温和,而且紫外线没有像昆明那么强,所以就成了不少云南学子除了昆明以外的首选城市。
△贵阳花果园CBD
现在从昆明到贵阳,坐高铁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算是非常近的通勤距离了,云南财经大学的专业很多又是经济、财会类对口的,贵阳这几年经济突飞猛进,很多中小企业成立,只要是一个经济主体,那么就会需要到这方面的财会人才,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另外,从贵阳这几年的城市建设来看,[_a***_]房地产拉动的金融、银行还有其他上下游产业链条,对于财会类的人才也是需求很旺盛,其次是法律类,因为商业主体数量增加,那么相互之间的往来和交流也会增加,那么商事活动中的***必然也会暴增,现在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在贵阳的律师,做商事诉讼的领域是非常赚钱的,有的甚至一年挣到80~100万都不少。
云南财经大学的强势专业有哪些?
云南财大虽然排名一般,但却是云南省最好的财经类大学。其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四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实力强劲;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 等为省级特色专业,也还不错。
1.云南财大概况
云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1995年被云南省***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经过66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课题立项160项,省部级课题252项;出版著作70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6050余篇,其中核心A类以上论文586篇,被CSSCI(含扩展版)收录论文828篇;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6支、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3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支、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高校新型智库 2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4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bw.com/post/32478.html